第一篇 总体战略篇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当前, “一带一路”倡议、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山东省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临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获批,鲁南经济圈战略提上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升级,“信息孤岛”给商城发展带来的红利优势正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人、货、场之间的信息越来越对称,商业逻辑发生深刻变革,临沂商城的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需要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不断探索新理念,构建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实现新发展。在此背景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必须直面商贸物流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商城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系统规划,构建完备的现代商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将现代工业标准理念和服务业人本理念引入商城,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发掘更多功能价值,丰富更多业态类型,形成资源要素顺畅流动、产业优势互补、市场有效对接格局,推进商城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纵向延长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形态,助力物流强、市场旺,实现商城的转型升级、优势再造和继续引领。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临沂商城通过实施规划引领、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品牌创建、争取政策等有力措施,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市场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十三五”时期是商城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五年,是“商(商贸业)、仓(仓储业)、流(物流业)” 不断发展,“工(地产品加工)、展(会展经济)、融(商旅融合)、创(创新创业)”不断进步的五年。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五年来,结合商城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积极申请政策支持,已先后获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山东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山东省现代物流创新创业共同体、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六项政策支持,极大促进了商城发展,提升了影响力。
商贸批发影响巨大。五年来,深入实施规划引领,先后邀请上海复旦规划设计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安永等科研机构对商城把脉问诊,相继制定了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努力推进商城转型升级,市场健康发展,交易量屡创新高,2019年,实现市场交易额4830.52亿元。现拥有专业批发市场123处,商铺和摊位约6万个,经营业户5万户,经营人员20万人。培育了一批著名市场,创响了一批著名品牌。
电子商务突飞猛进。五年来,坚持电商兴市,制定多项推进措施,成立了商城电商创业园,支持了一批重点企业和电商基地,齐鲁E谷电商产业园、商城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发展持续向好,2019年,网络零售额210.79亿元,建成各类电商园区13处,各类电商和信息平台40个,发展网商商户11.79万户,电商从业者12万人。
国际贸易逐年递增。五年来,充分发挥政策和基础设施优势,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巩固发展中欧商贸物流园、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海外商城的同时,沙特吉达、马来西亚古晋等新一批海外商城建成使用,海外营销网络不断完善, 2019年,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186.2亿元,同比增长153.6%,拉动全市出口增长20.9个百分点,出口国家和地区180多个,发展备案经营主体近2700家。
现代物流成就突出。五年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引领,优化发展环境,完成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成立了中国物流科技产业研究院,探索实施多式联运,开通欧亚国际班列和临沂至广州、成都等国内班列,基本形成陆、海、空、铁大物流体系,物流业快速发展,2019年,物流总额7671.55亿元,现有物流经营业户2300多家,货运车辆2万余辆,物流园区23个,从业人员2万余人。拥有国内配载线路2000多条,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入选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地产品不断发展。五年来,加大对板材、五金、劳保等产业的支持力度,地产品加工初具规模,2019年,商城131家市场的地产品率已经达到37.3%,其中木材及制品、五金电料和建筑及装潢材料3类产品的地产品率分别达到77.77%、61.01%和54.68%,已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
会展经济初具规模。五年来,多措并举推进会展业发展,新建临沂商城国际博览中心一处,2019年,举办各类展会179个,展览面积200.81万平方米,成交额166.7亿元。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品牌展会金奖”“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殊荣。
商旅融合初见成效。五年来,不断探索商旅融合的方式方法,通过利用“书圣文化节”等文旅平台,积极培育旅游购物市场,多渠道提升商城的影响力,扩大交易边界和范围, 2019年,临沂商城共有A级旅游景区3家,省级旅游购物街区2家,金牌购物商店3家。
创新创业快速推进。五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通过成立创业园区、开展创新创业培训、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措施,有力推动了商城创新创业发展,2019年,商城各类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 12 万人,电商创业项目占到80%,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超过 50%。
第二节 “十四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发生深刻变革,商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困难挑战,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商城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主要是:发展环境优越。全市上下聚力新旧动能转换的氛围浓厚,承接南北和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正在形成产业优势,千万人口大市的人力资源正在转化为人才资源,临沂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淮河生态经济带、鲁南经济圈,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政策叠加优势。临沂市先后获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山东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山东省现代物流创新创业共同体、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六大政策”集中助力商城发展。市场驱动优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内循环的作用和地位逐渐放大,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特点,为临沂商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技术驱动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在商贸物流领域广泛应用,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与商贸物流交互联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引领商城转型升级。
同时,商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国际环境动荡巨变。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冲击,全球化不确定性增大,全球供应链调整重构,国际产业分工深度演化,对商城产业链的构建和国际贸易带来较大影响。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安全受到威胁,迫切需要加快优化提升。资源要素集聚偏弱。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国际贸易争端影响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加速向东南亚等区域转移的态势,而且也出现了产业链整体转移苗头。资金、技术、人才、数据向商城产业流动仍有诸多障碍,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社会资本助力商城的动力不足,信息化平台和高新技术应用还不充分。发展方式简单低端。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外延扩张特征明显、内涵提升效果不佳。商贸业领域聚集效应不足、布局不尽合理、业态较为低端、模式不够先进;物流业功能模式单一、影响城市秩序、综合成本较高、标志工程缺乏。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商贸业和物流业向高端开发滞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问题突出,商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商、仓、流”存在短板。“商”大而不强,空间布局、业态和模式等急需优化;“仓”弱势明显,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程度偏低;“流”难点、痛点、堵点较多,亟待往深度、高度拓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格局理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商城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物流优先,以补“商、仓、流”短板、促“商、仓、流”升级、实施商城产业振兴战略为引导,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总抓手,抢抓各类重大政策叠加机遇,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引领和科技引领,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和供应链体系构建,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拉长、建强商贸物流产业链,提升商城发展业态,着力推进内贸外贸联动、线上线下协同、仓储配送智联、中转分拨通畅、工贸相互促进、创新创业活跃、商旅一体发展“七项融合”,实现新商城的优势再造、继续引领。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明确问题瓶颈,补齐发展短板。瞄准影响商城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加强市场综合整治,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推进商城向标准化、智慧化、集约化发展,多措并举,补发展短板、促转型升级。
——实施科技引领,强化创新驱动。探索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商、仓、流”领域的应用,利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改造提升商城产业,创新机制和业态模式,增强商城产业发展活力,打造“智慧商城”。
——集聚资源要素,健全产业链条。做强关键环节,在“商”上,坚持线上线下、内贸外贸、会展论坛多头并发,完善发展业态;在“仓”上,坚持集约、智能、标准协同推进,尽快补齐短板;在“流”上,坚持公、铁、海、空多式联运,提升可视化、信息化、品牌化水平。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推动地产品加工、品牌建设、价格指数打造,与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有效对接、迅速反应。
——遵循市场规律,政企各就其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规划引领和公共服务作用,找准定位,厘清边界,精准发力,共同促进临沂商城健康发展。
——注重内培外引,壮大市场主体。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充分发挥本土商贸物流企业中流砥柱的作用,策划建成一批新兴业态项目,引领临沂商城转型。招引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企业,发挥鲶鱼效应,实现龙腾虎跃兴商城的良好局面。
第三节 战略定位
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商城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要求,创新应用政策合力,按照“1347”工作思路,推动“商、仓、流”转型升级和优势再造,实现“两区三地五中心”战略定位,即打造全国商城转型升级先行区、商贸物流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培育会展经济发展高地、地产品加工集聚高地和创新创业生态高地,形成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数字供应链建设示范中心、电子商务应用创新中心、商贸物流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
“1347”工作思路:
“1”: 围绕完善新发展格局条件下商城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一个核心;
“3”:抓好“商、仓、流”三个重点环节;
“4”:坚持集约化、电商化、智慧化、国际化“四化并举”;
“7”:推动实施扩大“商”之优势,补足“仓”之短板,提升“流”之内涵,强化地产品加工,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促进商旅深度融合,推进商城创新创业等七大任务。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建成“商、仓、流”综合性、一站式智慧平台。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商城产业体系完备健全,基本实现数字化和供应链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交易渠道和范围持续拓宽,新型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领跑全国,科技和创新贡献度大幅跃升,“商、仓、流”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工、展、融、创”等支撑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商”的优势更加明显,新型市场增加10家,市场交易突破7000亿元,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直播电商基地和跨境电商基地,业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垂直电商平台达到60个,网络交易额达到4600亿元,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达到80亿美元;“仓”的短板基本补齐,新增海外商城、海外仓6个,新建国内、外优品“临沂仓”20万平方米,新增标准化仓储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流”的实力继续壮大,培育10个物流科技领军企业,物流总额突破10000亿元,多式联运占比达到30%;“工”的深度不断拓展,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千亿元优势特色地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十亿元生产制造产业园(镇、乡),创响一批特色品牌,市场地产品占有率达到50%;“展”的高度更上一层,新建会展场馆20万平方米,培育10家全国知名会展品牌,举办各类会展达到230个,展览面积300万平方米;“融”的宽度逐步放大,培育A级以上景区市场5家,省级旅游购物街区5家,金牌购物商店5家,特色旅游购物项目10个;“创”的力度持续加强,联合国内外高校建设创新研发机构10家,新建创业孵化中心40万平方米,新增创新创业人员10000人。
项目类别 |
目标 |
2019年 |
2025年 |
年均增长率 |
属性 |
商 |
市场交易额(亿元) |
4830.52 |
7000 |
6.4% |
预期性 |
直播电商基地(个) |
2 |
30 |
57% |
约束性 |
跨境电商基地(个) |
1 |
10 |
46.8% |
约束性 |
网络交易额(亿元) |
-- |
4600 |
-- |
预期性 |
海外商城(海外仓) |
9 |
15 |
8.9% |
预期性 |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亿美元) |
26.8 |
80 |
20% |
预期性 |
仓 |
新增标准化仓储面积(万平米) |
-- |
500 |
-- |
约束性 |
仓储运营企业(个) |
-- |
20 |
-- |
约束性 |
仓储信息平台(个) |
-- |
10 |
-- |
约束性 |
充电桩(个) |
-- |
300 |
-- |
约束性 |
新能源车停靠点(个) |
-- |
300 |
-- |
约束性 |
新能源配送车(辆) |
-- |
1200 |
-- |
约束性 |
流 |
物流总额(亿元) |
7671.55 |
10000 |
4.5% |
预期性 |
多式联运占比 |
15% |
30% |
12.2% |
预期性 |
物流总部企业(个) |
-- |
20 |
-- |
预期性 |
物流上市企业(个) |
-- |
2 |
-- |
预期性 |
供应链物流企业(个) |
-- |
20 |
-- |
约束性 |
物流平台企业(个) |
-- |
10 |
-- |
约束性 |
物流科技类企业(个) |
-- |
10 |
-- |
约束性 |
物流装配制造企业(个) |
-- |
20 |
-- |
约束性 |
国际物流企业(个) |
-- |
20 |
-- |
约束性 |
科研机构数(个) |
3 |
10 |
22.2% |
约束性 |
工 |
地产品占比 |
34% |
50% |
6.6% |
预期性 |
共享工厂(个) |
-- |
20 |
-- |
预期性 |
建设创意设计园(个) |
-- |
5 |
-- |
约束性 |
培育特色品牌(个) |
-- |
100 |
-- |
预期性 |
培育产业联合体(个) |
-- |
5 |
-- |
预期性 |
展 |
展馆面积(万平方米) |
20 |
40 |
12.2% |
约束性 |
会展企业(个) |
-- |
20 |
-- |
约束性 |
会展品牌(个) |
-- |
10 |
-- |
约束性 |
会展人才(人) |
-- |
100 |
-- |
预期性 |
会展人才培训(人次) |
-- |
1000 |
-- |
预期性 |
融 |
A级以上景区市场 |
-- |
5 |
-- |
约束性 |
省级旅游购物街区 |
-- |
5 |
-- |
约束性 |
金牌购物商店 |
-- |
5 |
-- |
约束性 |
特色旅游购物项目 |
-- |
10 |
-- |
约束性 |
创 |
创新研发机构 |
-- |
10 |
-- |
约束性 |
培育创新创业带头人(人) |
-- |
1000 |
-- |
约束性 |
遴选创新创业导师(人) |
-- |
100 |
-- |
约束性 |
建设创新创业园区(个) |
-- |
20 |
-- |
约束性 |
培育企业家队伍(人) |
-- |
100 |
-- |
约束性 |
第二篇 核心任务篇
第三章 放大“商”之优势
基本判断和思路: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商务给实体市场的冲击不断加深,消费结构的升级不断改变交易模式,传统商贸批发市场亟待转型升级。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为引领的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以及人、货、场商业逻辑的重构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商”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全面优化消费环境和氛围、繁荣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质的内在要求。以市场整治、转型升级、培育新型市场、电商优化升级、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强化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等任务为抓手,以市场改造提升延伸产业链条,以数字化转型打造供应链、以业态丰富提升价值链,打造“实体市场+电商平台+智慧供应链基地”的特色商贸业发展模式,促进市场多环节增效、业户多渠道增收,进一步促进商贸批发业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打造“新商城”、“新商贸”、“新市场”和全国商城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以及中国内外贸体制综合改革先行区、示范区,形成全国重要的网货集散中心、商贸物流供应链集聚中心。
第一节 实施内贸市场转型升级
1.市场集约整合工程
以“五个一批”即“关停一批、搬迁一批、改造一批、保留一批、新建一批”为指导,按照集聚发展、商旅一体、一站式服务的原则对现有131个批发市场进行集约整合提升。
(1)集约整合的原则。内中外环“分片”。内环内(临西五路以东)的市场原则上全部搬迁,不搬迁的市场改造成与城市功能相匹配的业态;内中环(临西五路与临西十三路)的市场结合行业类型、分批实施搬迁,不搬迁的市场改造成与城市功能相匹配的业态;中环外(临西十三路以西)承接外迁市场和新建市场,分类集聚;G2以西承接外迁和新建物流。近远时序“分步”。先搬内环内市场,再结合行业分步搬迁内中环市场。重点市场“分区”。以商谷片区为主要承载地,新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内、外优品和其他新型产品市场,构建“一区一类、多区互联”商城新模式,打造7.0版新商城和“商城会客厅”。
(2)具体整合措施。关停一批。同类竞争严重且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市场,规模小、效益差、重复建设且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大棚底”低效市场,以及对城市生活有极端影响的市场,依法有序进行清理整顿。搬迁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但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市场,服 务周边郊县地区的外向性市场,其他不适宜布局在中心城区的生产资料类市场,以及同质化严重、专业化程度低的市场,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的合适区域择址重建,或者向现有同类专业市场集群集中布局。改造一批。对建筑质量低、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生活资料市场,以及其他业态功能单一、相关配套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的市场,在原址扩建、改建或重新修缮装饰,完善周边配套,转型现代交易方式。保留一批。对以零售业态为主的生活资料市场,以及新建位于外环以外的市场予以保留。新建一批。根据行业发展前景,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下,规划建设一批集聚功能强、配套服务优、交易方式新、现代化程度高的新型市场。
专栏1 市场集约整合工程重点任务
1. 关停一批。到2025年,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低效市场,以及有场无市的空壳市场3家。
2. 搬迁一批。到2025年,搬迁提升中心城区钢材、工程物资等建材大宗类生产资料市场,以及其他发展空间受限亟需搬迁的市场共计15家。
3. 改造一批。到2025年,改造提升华丰鞋帽市场片区的服装服饰类市场,以及其他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亟待盘活更新的生活资料市场共计20家。
4. 保留一批。到2025年,保留嘉兴水果市场等业态先进、位于外环以外的生活资料市场、农贸市场和其他市场。
5. 新建一批。重点项目见专栏3。
2.市场升级改造工程
以打造6.0版新商城为指导,以商谷片区为主要承载地,对搬迁至商谷片区的新建市场实行建筑结构、功能布局、经营主体、货物品类、业态模式的全面提升,向商业综合体、体验式购物中心等高端商贸业态发展。
(1)改革市场建筑形态。对搬迁的市场,按大类划区,土地集约使用,向上与向下发展相结合,建设多层商城,实行一层一市,多类市场物理上相互联通,运营方式上集约经营。
(2)改善商城功能布局。每类市场设立地下或立体停车场、临时性中转仓、产品展示交易区、直播电商服务区、餐饮服务区、娱乐休闲区、小型专题展览活动区、电商服务区等功能区,全力打造集高端、时尚、休闲、美食、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商贸服务中心,构建市场新型生态圈,打造“新消费”、“新商贸”示范区。
(3)壮大重点市场主体。针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市场,按照拉长、加粗产业链条的要求,引入新业态、新模式,升级为集商品展示、体验、交易、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市场,打造龙头市场、百亿级或千亿级市场。
(4)培育新型业态模式。立足现有市场,鼓励和支持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引进和培育私人订制加工以及集文化表演、产品体验、品牌塑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活类商品经营主体,丰富市场业态,繁荣市场经济。
专栏2 市场升级改造重点任务
1.商谷片区市场升级。到2025年,搬迁提升副食、动漫、酒店用品市场20家;新建国内外优品和新型优品市场10家。
2.培育重点市场主体。到2025年,培育50个50亿级市场,20个100亿级市场,10个200亿级市场。
3.引培新型业态模式。到2025年,以商谷片区为承载地,引进和培育箱包、服装等私人定制类企业20家;引进和培育茶叶、酒水、副食类业态和模式创新型企业20家。
3.新型市场培育工程
放大物流优势,结合消费升级和科技发展趋势,培育一批新型市场,带动商贸业的兴旺发达,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1)培育国内优品交易市场。发挥临沂商城“网络全、时效快、价格低”的物流优势,引导支持供应链物流企业在临沂设立中转分拨仓,集聚国内“名优特”产品和其他区域性特色产品,借助临沂物流发往全国。
(2)培育国际优品交易市场。扩大进口贸易,引导支持供应链物流企业在临沂设立“国际优品”临沂仓,借助临沂物流优势,分拨全国,实现商贸和物流互相促进。
(3) 培育新型优品交易市场。随着经济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消费升级、医养健康密切相关的产品和产业将会快速发展,瞄准发展趋势,放大物流优势,招引相关产业的研发、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到临沂商城发展,再造新市场,确保商贸物流发展领先优势。
专栏3 新型市场培育重点任务
1.培育国内、外优品市场。到2025年,依托物流优势,培育华丰国际副食城等10家集展示、交易、分拨等功能于一体国内、外优品市场,汇聚国内外“名优特”产品。
2.培育新型优品市场。到2025年,培育医养健康、物流装备等新型优品市场5家。
4.数字供应链建设工程
(1)提升市场数字化水平。鼓励和支持经营企业主动求变,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改善信息化应用能力,引导经营业户主动应用信息化平台管理商品的采购、销售、运输、存储、金融、售后、分析等业务,提升对上下游客户的服务水平和企业管理效率。多平台电商化经营,支持和引导重点业户通过入驻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各类电商平台,增强“引流”能力,扩大销售渠道和交易量。搭建信息化平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建设“智慧商城”,打造集公共信息、电商、会展、物流、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临沂商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商城大数据中心,实现所有市场、业户、商品、服务等信息“在线化”,提供“一站式”采购、“一站式”服务。
(2)实行供应链创新试点。引导重点专业市场、大型经营企业等传统商贸企业改变传统经营模式,积极对接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趋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向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转型,实现行业聚合、数据沉淀与分析,提升增值服务能力。打造公共平台,提供采购执行、物流服务、分销执行、融资结算、商检报关等一体化服务,让生产、流通与消费相互衔接,资源、要素高效整合,业务、流程高度智能,提升供应链智能化水平。对接终端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生产、营销和终端消费连成一体、协同运作,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的敏捷性。完善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创新营销模式,健全绿色智能市场产品供应链,培育产商直供、直播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模式,推进产商互联、产销衔接,再造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
专栏4 数字供应链建设工程重点任务
1.培育供应链试点企业。到2025年,培育新明辉、连胜体育、伊亲购、土杂城等供应链试点企业20家。
2.培育信息化平台企业。到2025年,培育顺和物联、全球通、沂采通、沂商通等信息化平台企业10家。
5.电子商务升级工程
坚持以“流量为王”逐渐向“价值为王”转化,通过在直播电商、垂直电商以及其他电商和电商服务方面的优化升级,实现“电商换市”“电商兴市”,打造全国电子商务发展新高地,成为带动商城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1)做大做强直播电商。打造直播电商产业集群,鼓励直播电商企业积极建设直播基地,带动壮大直播电商市场主体,形成行业集群效应,打造“直播主播打卡基地”,推动直播电商产业快速发展。支持直播电商基地、产业园积极建设包含内容制造、视频技术、直播场景等在内的“一站式”直播基础设施,招引和集聚国内优质直播电商平台、优质主播、直播电商服务机构入驻,提高网红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推广实施新型直播电商模式,按照直播电商发展特点,结合商城货源优势,支持各市场搭建直播电商供应链服务体系,推广实施副食城“市场+供应链+直播+仓配” 直播电商新模式,放大直播电商的销售能级。探索多元化直播电商应用场景,积极引导住宿、餐饮、旅游、汽车、教育等企业开展直播电商业务,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新模式。鼓励直播电商企业运用5G、 VR、AR技术开展直播新业态和运营模式创新,提高消费者消费体验和直播效果。营造直播电商发展良好氛围,采取政府指导、协会组织、社会参与的方式,建立直播电商认证机制和直播电商的标准体系。支持商协会或相关企业举办“中国直播电商发展(临沂)高峰论坛”,集聚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直播电商企业、MCN机构、供应链企业、网红主播,同步组织“中国直播电商临沂交易会”,扩大直播电商影响力,打造临沂直播电商新名片。支持各大直播电商平台定期举办“直播电商带货大赛”,评选一批素人网红、培育一批网红品牌,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
(2)做优做特垂直电商。加强内涵提升,支持批发市场大型企业立足服务B端客户,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和中转分拨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上下游客户的能力、信息分发效率和诚信度,探索“垂直电商平台”+“实体市场”+“地产品供应基地”的发展模式。突出特色化,注重特色是垂直电商保持持久吸引力的前提。开发特色货源,鼓励经营规模大、垄断能力强的商贸批发业户立足临沂商城,建设特色突出、优势鲜明的垂直电商平台。汇聚特色产品,依托专业市场、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劳保、建材、塑料、五金、汽车装具、板材等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服务临沂商城、辐射全国的专业交易平台。突出差异化,把握定位差异,依据不同价位、不同品质、不同产地,发展具有平台间、消费群体间主体差异的垂直电商平台。瞄准市场差异,依据各类消费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细分目标市场,发展个性化、趋势化垂直电商平台,比如,顺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积极发展保健康养类垂直电商平台。
(3)做广做深其他电商。实施触网行动,鼓励支持各市场的经营企业转变观念,抢抓互联网赋能市场交易的机遇,主动适应电商发展趋势,入驻淘宝、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等国内外大型电商平台,实施多平台交易,实现电商化转型。探索新型模式,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场经营企业探索微商、社交电商和其他新型电商交易模式,开辟经营交易渠道,扩大交易范围,提升交易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支持电商经营企业主动适应电商发展新趋势,探索实施以“全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的电商升级行动。支持市场经营主体推广实施“会展+电商+服务”新型管理模式。
(4)做全做足电商服务。促进商城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构建电商发展生态圈。搭建服务平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建设集信息发布、培训指导、企业评价、资源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城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健全标准体系,以政府引导、行业主导的方式,修订电子商务业标准体系,完善服务规范等标准,促进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完善配套设施,支持电商基地运营企业加强5G网络、服务平台、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完善电商基地的餐饮、住宿、休闲、体验、停车等设施条件。规范管理服务,引导和支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规范服务流程,为消费者提供热情周到、贴心细致的服务,实行“星级电商企业”评价机制。设立发展智库,成立由专家学者和电子商务企业经理参加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智库(专家委员会),针对电子商务发展开展市场调研和研究,定期发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情况报告,客观反映商城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提供指导和智力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培训体系,支持高校、平台企业与优秀培训机构的合作,围绕战略规划、营销策略、人才策略、网络化营销、物流管理、经营创新、产品设计开发等设立具有实战性和科学性的培训课程。
专栏5电子商务升级工程重点任务
1.支持电商直播基地发展壮大。到2025年,鼓励市场主办方新建、改建(直播)电商园区、(直播)电商专营区、公共直播间60处,引进和培育各类主播5000名。
2.培育垂直电商平台。到2025年,培育垂直电商平台60个。
3.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到2025年,开展直播电商培训100000人次。
4.引培电商服务型企业。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电商MCN机构、电商供应链等电商服务型企业100家。
第二节 积极拓展外贸发展空间
国际贸易是临沂商城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商城业户提档升级的必然选择,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便利化政策、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及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优势条件,不断培育壮大多家贸易主体,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强化国际贸易服务,做强跨境电商,繁荣国际贸易。
1.加强国际贸易
(1)引培国际贸易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培训、引导、支持商城业户商业模式提档升级,积极探索国际贸易,扩大销售渠道。引进国际采购商、贸易商、国际供应链服务商,把临沂商城纳入供应链供应商名录,融入国际采购平台。支持工程建筑、外贸企业与央企合作,拓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打造国际工程物资集采集供基地。优化商品结构,提高地产品在临沂商城的占有率,促进国际贸易。
(2)优化国际贸易结构。优化进出口货物比例和贸易方式,促进出口贸易,积极推进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国际贸易便利化政策,完善拓展提升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和监管体系,支持临沂商城沂采通供应链有限公司为中外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务,探索“国际工程物资集采集供”出口模式,打造国际工程物资出口采购基地。支持临沂工程物资市场立足鲁南经济圈,推广“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模式,探索扩大出口的方式方法,打造出口贸易的“头雁”,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临沂港的作用,扩大出口。完善境外营销网络体系,以欧盟、东盟、中东、非洲为主要贸易方向,积极发展海外商城和海外仓。扩大进口贸易,引进和培育具有生产资料进口整合服务能力的企业,打造外贸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发展生产资料进口分拨,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生产资料集散中心。办好临沂商城进口博览会,引进和培育进口贸易商,依托进口肉类企业指定监管场地,促进国内进口肉类企业集聚,申报冷冻水产品备案库,建设“国际优品”临沂仓和冷链保税加工园区,扩大国际优品的进口,借助临沂物流优势,打造区域性进口商品中转分拨中心。支持依托进口商品城和综保区仓储资源构建进口快消品销售平台和进口商品溯源体系,探索建设“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的区域性进口商品采购中心。支持对接东方国际集团,复制其“6+365”进口商品保税展示模式,在市区重点商圈打造“上海首发、临沂同步”的进博会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
(3)强化国际贸易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加快济铁物流园、临沂机场、临沂港的改扩建工程以及“国际优品”临沂仓建设,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畅通国际贸易通道,提供国际贸易便利。构建服务平台,探索外贸供应链综合服务新模式,建立完善临沂地产品供应商数据库,整合生产商、采购方、货代、报关、报检、金融、保险等信息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临沂商城工程物资试点市场按照国际标准,对接省内外特色商品生产基地,丰富优质供货商资源,打造优质商品名录数据库。支持木业、机械、陶瓷、劳保、五金等特色产业在国外设立分拨中心和营销机构,借助中欧商贸物流园等海外临沂商城推动建设境外营销服务网络。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实现全省乃至全国通关一体化,吸引更多外地优质外贸经营主体到临沂试点开展业务并与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政策结合,扩大临沂试点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出台支持政策,围绕“通关便利,信息畅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积极探索实施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国际贸易做大做强。依托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技术强、服务优、信誉好的重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集聚商贸、物流、资金和信息等供应链要素,构建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生态圈。
专栏6国际贸易发展工程重点任务
1.引培贸易主体。到2025年,每年新增引进和培育国际贸易主体企业200家。
2.加强基础设施。到2025年,完成临沂港二期、济铁物流园海关监管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国际贸易信息化服务平台5家;培育10家跨境电商基地。
3.培育重点企业。到2025年,深度放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进博会促进进出口的作用,培育沂采通、兰田跨采中心、兰华临沂进口商品城等重点企业50家。
4.海外商城、海外仓建设。到2025年,新增海外商城、海外仓6个。
2.做强跨境电商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临沂商城要抢抓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的机遇,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培跨境电商平台,发展供应链服务型企业。
(1)激活跨境电商业务主体。支持转型升级。鼓励专业市场经营户抢抓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机遇,通过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扩大交易渠道。搭建服务平台,组织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支付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对接市场经营主体,引导专业市场经营户利用第三方平台或自建平台扩大出口。加快建设临沂跨境电商试验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 “线上‘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多种业态,积极推动“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支持跨境电商平台与市场采购贸易集采集供平台的数据和业务对接,优化提升“沂采通”等电商平台,打造临沂商城的跨境电商垂直平台。加强合作共赢,与国内外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探索在各类平台建设临沂商城专区或专业市场专区(如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中小卖家快速发展。
(2)培育供应链服务型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商,构建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重点引进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供应链服务企业,支持跨国采购、临沂海投、沂采通等商城平台型企业做大做强进出口业务,向国际供应链服务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转型。强化服务功能,加强境内仓储、物流、报关、退税等服务体系建设和境外营销网络服务站体系建设,推进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为商城中小微企业和商户提供“保姆式”外贸综合服务,推动商城国际贸易向规模化、标准化和服务链条完整化发展。打造网货基地,立足临沂商城市场行业及货源集聚优势,打造集设计、制造、采购、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供应链平台,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抓手,建设临沂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采购执行、物流服务、分销执行、融资结算、商检报关等一体化服务,鼓励企业探索开展易货贸易。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跨国供应链服务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际资源的供应合作,建立数字化、国际化和标准化的临沂商城跨境电商供货体系,助力临沂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新高地。
(3)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提升临沂商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兰华永安盘古跨境电商外贸服务中心、中国跨境保税直播电商总部基地等电商集聚区招商、管理、服务水平,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商户集聚,培育临沂港、综合保税区等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市场和孵化器,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场地支持、培训、物流服务和创业孵化服务,培育更多跨境电商经营主体。
(4)建设跨境电商进口市场。重点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支持临沂综合保税区积极发展“1210”保税跨境电商进口模式。规划布局跨境电子商务线下展示和交易中心,构建进口商品线上、线下分销网络,推动形成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市场主体探索开展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建设以进口、转口贸易为主,线上线下融合、进口业态创新叠加的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专业市场,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跨境电子商务+新零售”、“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实现保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与新零售等多种商业模式融合发展。
专栏7 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工程重点任务
1.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到2025年,培育临沂港、综合保税区等跨境电商产业园5家。
2.引培贸易主体。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主体企业200家。
3.加强基础设施。到2025年,完成 “海外仓”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型平台10家。
4.培育重点企业。到2025年,培育工程物资市场、中国(临沂)跨国采购中心、兰华临沂进口商品城、叁时叁刻等重点企业50家。
第四章 补足“仓”之短板
基本判断和思路:消费结构升级、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等推动了人、货、场商业逻辑的重构,仓库已经不仅仅是货物的存储中心,同时也是订单履约中心和数据沉淀中心。以国际陆港片区为主要承载地,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以多种方式建设大型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仓储集聚区,新建物流园区按比例配套仓储面积,全力推进集中仓储和统一配送服务,搭建“仓储服务云平台”,致力于打造江北最大仓储集聚区和“新仓储”的示范基地。
第一节 加快建设标准仓库
1.大力发展标准化普通仓库
鼓励和支持以国有企业为主、商城物流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积极参与的仓储业发展模式,积极投资建设标准化仓库,为国内、外优品在临沂商城的集散、过境货物的中转分拨以及商贸批发业户的货物配送提供支持,发展“仓配一体”模式,降低短驳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2.积极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
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大型电商平台和电商园区经营主体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垂直电商等新型电子商务,为大型电商平台和直播电商等电商企业的区域性前置配送提供服务,打造区域电商公共仓储中心和共享仓储中心。
3.适度建设标准化冷链仓库
鼓励和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农产品上行、生鲜网货下行”仓储基地,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
第二节 培育仓储运营主体
实施仓储管理与运营主体培育工程,引导和支持国有企业等各类经济实体、投资商通过整合混改等方式组建专业性仓储建设、管理与运营企业,鼓励国内外著名仓管机构在临沂设立分公司;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形式,培育壮大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仓储建设与运营企业。支持仓储经营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训仓储管理与运营人才。
第三节 搭建仓储业“云平台”
1.提升仓储管理智能水平
鼓励仓储服务商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AS/RS(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存取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WCS(仓储控制系统)和新能源装载工具等现代技术手段和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提升货物存储、周转、集货、配载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建设仓储资源管理平台
支持仓储运营企业实现所有仓储资源在线化运行和供需匹配自动化,提供仓储资源对接、租赁、管理、结算等环节“一站式”服务,降低仓储资源空置率,提升管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第四节 推进仓配一体运作
1.实行统仓统配
鼓励仓储租赁企业应用仓储业“云平台”,实现仓储租赁与管理双方在“订单履约、车辆配送、资金结算”等领域信息互联互通,提升仓储资源集约化、智能化应用水平,降低仓储应用与管理成本。
2.推广绿色配送
推广新能源车辆参与仓储配送,赋予城配新能源车辆路权,设立一定数量的城配车辆临时停靠点和充电桩。支持市场化建设电商园区、智能云仓、快递物流园区,引导电商集聚发展,增强统仓统配和快递分拣能力,压缩快递物流成本,持续降低快递价格,为电商发展提供支撑。
专栏8 仓储业培育重点任务
1.建设标准仓库。到2025年,标准化仓库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
2.引培仓储运营主体。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顺和物流智慧仓储、阿帕(罗滨逊)、金兰智慧物流园、山东高速鲁南物流有限公司、立晨物流、华派克物流、普菲特供应链、新明辉以及其他国有企业参与的仓储运营主体企业20家;培训仓储管理和运营人才5000人次。
3.搭建仓储“云平台”。到2025年,引进和建设仓储类云平台10家。
4.新能源车辆服务设施建设。到2025年,支持顺和物联、“发好货”、草根即配等企业实现城市配送新能源车辆换装,商城范围内新增新能源车辆1200辆,充电桩300个,配送车辆停靠点300个。
第五章 提升“流”之内涵
基本判断和思路: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流通加工、信息、金融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服务与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物流畅则百业兴。临沂商城物流业的兴旺发达是临沂商城促进商贸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临沂商城“买全球、卖全球”的最好支撑和最大优势,是新一轮竞争中商城跨越赶超的核心动力,需要在未来五年坚持物流优先发展,持续强化我市全国物流成本洼地与商品集散中心、分拨中心优势,以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升级为重点任务,构建立体化物流网络和绿色城市配送体系,高度重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并以此为契机,搭建区域性“一站式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商贸物流线上线下大通道,进一步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强化多式联运,提高物流企业组织化程度和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程度,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做大做强“一站式”和“点发、点收全国” 服务功能,增强商贸物流区域辐射力,加快物流与各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物流为核心的产业链组织模式和现代物流体系,将物流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建成国际商品物流分拨中心、区域性供应链服务及金融结算中心城市,确立物流业的经济发展引擎地位。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样板和全国最大的物流分拨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中心和“新物流”示范基地。
第一节 完善产业结构
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统筹做好多式联运、物流总部基地、国际物流网络、健全现代物流体系等补基础短板工作,丰富物流发展业态,畅通物流通道,增强物流服务功能和枢纽功能,推进临沂商城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1. 积极推进多式联运
发挥公路物流优势,打造“公路+”多式联运体系以及陆向、海向、空中物流立体通道,降低物流成本和环境污染,补齐商城物流短板。
(1)筑牢多式联运基础。不断完善临沂集疏运体系,加强多式联运基础设施衔接,统筹发展公路、铁路、航空、临港物流。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济铁物流园、空港物流园、临港物流园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仓库、道路、作业场站、海关监管场站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口岸政策,提升“齐鲁号”欧亚班列往返运营水平和效率。开通临沂至南宁等南方重要经济区的货运班列,链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全方位打通临沂通往欧洲、中亚、东盟等国际物流通道。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龙头,加快打造一批综合性物流中心,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建设,实施铁路物流枢纽多式联运工程,推动铁路物流货场向铁路集装箱货场升级。推进临沂港二期工程建设,承接日照港、连云港的大宗货物转运,打造鲁南苏北大宗物资集散交易基地。
(2)构建多式联运平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搭建多式联运一站式信息化服务平台,积极采用供应链技术和服务理念,推动公路、水运、铁路、港口、运输代理、信息平台等多种运输与物流服务业务、环节的有机融合,畅通订单、仓储、运输、配送、结算等环节。加快信息采集交换、货物状态监控、作业自动化等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多式联运标准规范衔接水平,加强货物交接、合同运单、信息共享、责任划分、保险理赔等方面的制度对接和规范统一。
(3)培育多式联运主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部门支持、存量借鉴等措施,引导大型物流企业以整合、融合等方式积极探索实施多式联运,发展“网络货运平台”模式,提供“一体化”、“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一单制”全程无缝运输服务。
2.构建物流总部基地
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依托,创新业态和模式,提高物流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和技术升级,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生活类商贸物流、楼宇类总部物流、虚拟类电子物流的格局过渡,从现货仓储物流为主逐步向现货物流与期货物流并存的格局过渡。建成集科技化、标准化、信息化、园林化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物流总部基地。重点培育供应链金融、大宗商品贸易、信息服务、保税仓储、流通加工、检测检验等增值服务产业,主动介入关键代理类业务、外围支持类业务等高增值业务环节,推动物流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3.完善国际物流网络
(1)加强基础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临沂港完善功能设施和济铁物流园海关监管场站建设,纳入国际陆港序列,具备目的港、启运港签发提单功能,配套建设完善临沂港在周边县区的场站网络布局,打造国际陆港。积极培育国际航空物流,开辟国内外货运包机航线,规划建设国际快件监管中心、邮件分拨中心和保税仓库。支持临沂组开直达青岛的国际邮件邮路,积极推进设立国际邮件交换局。拓宽海陆空口岸合作范围,建立区域大通关、执法互助、监管互认等区域化口岸合作机制,持续增强口岸服务能级。
(2)引培国际物流龙头。鼓励龙头物流企业走出去,加快推进海外商城和海外仓等基础设施建设。开通国际快递、跨境邮政业务,争取早日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建设一批具备仓储配送、商品保税展销等服务功能的现代化跨境电商快递物流园区,构建以临沂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快递仓储配送中心为网络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
(3)创新国际物流服务。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的便利化措施,结合商贸物流特色,创新口岸监管模式。创新对接自贸试验区的保税物流模式,发展大宗商品物流、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与仓储、高端检测维修、第三方检验等主要业务。积极推动物流通道双向通行效率,构建与完善国际物流与集采集供、国际贸易、国际会展、供应链金融、大数据服务等跨界融合的跨境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提高跨境物流效率。
4.健全现代物流体系
(1)物流与产业联动发展。鼓励大型制造业企业整合剥离内部物流业务流程,扩大物流服务外包。物流企业全面融入制造业产业供应链,提供全过程供应链物流服务。
(2)快递物流体系建设。依托临沂启阳机场建设辐射鲁南苏北的航空快递分拨中心,建设海关国际航空快件监管中心。依托临沂北站,发展高铁物流,支持快递企业设立区域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整合城区现有快递资源,集中建设一处辐射全市的普通快递分拨中心。统筹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和快递服务体系发展,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享站点、网点,提高快递配送效率。
(3)城乡配送体系建设。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依托,建立高效便捷的智慧化、绿色化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和末端配送网络,建设充电桩和新能源车停靠点等基础设施,赋予新能源车辆特殊路权,支持企业发展城市共享新能源配送体系,推广实施共同配送。
(4)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建设集分拣、储存、加工、配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中心。鼓励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合作社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现冷链物流的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提升冷链运输配送水平,逐步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开创城乡物流一体化新格局。
(5)危险品物流体系建设。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打造专业的化工产品及危险品物流基地,加强对危险品物流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和人员培训。
(6)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物流组织指挥机构和信息化平台,加强对离散仓储物流资源综合利用能力,遴选扶持部分企业设立应急物资仓库,构建普通货物仓库和应急物资仓库功能复用机制。筹建应急物流管理培训基地,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培训。
第二节 优化空间布局
按照“提档升级、降本增效”的要求,统筹产地、销区和园区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市场与产品、物流与仓储协调发展的格局。
1.实施物流西移
按照降低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的要求,以国际陆港片区为主要承载地,实施物流核心区(临西八路以西,高速公路以东)西迁工程,把物流园区向G2高速公路以西集聚、向生产加工地集聚、向仓储配送区集聚。
2.推进园区整合
(1)混改重组。以物流西迁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与运营为契机,支持临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企业等成立由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开发运营物流园区,解决“条块分隔、信息不畅、合力不强”问题。
(2)搭建平台。整合市场资源、货物资源、订单资源、信息资源、数据资源、信用资源、金融资源,实行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构建区域物流信息高地。
3.构建物流网络
统筹区位优势、市场布局、产业基础、带动作用等各方面因素,构建“165”分层次、分功能商城物流网络,即一个“国家物流枢纽”;六个“物流中心”:商谷片区物流总部中心、高铁物流中心、国际空港物流中心、铁路物流中心、综合保税物流中心、临港物流中心;五个“公路物流基地”:国际陆港物流基地、河东物流基地、罗庄物流基地、高新区物流基地、经济开发区物流基地。
第三节 促进产业升级
按照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多措并举推动物流产业升级,打造区域性物流研发中心、物流信息交流中心、供应链物流运作中心。
1.实施数字化转型
由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物联网和大数据引发的数字化趋势要求企业重新思考设计原来的运作模式。
(1)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借助“新基建”发展契机,在物流园区加快布局5G网络,为信息的互联互通搭建“天网”。支持企业研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探索创设高新技术应用场景,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组织协同,形成更加有效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在产业融合、质量效率提升中形成新的业态、新的产业,创造新的价值。
(2)搭建“物流云平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方式,建设或引进“物流云平台”,汇聚智慧云仓平台、智慧运力平台、物流诚信评价平台、物流大数据平台等功能,构建区域性“一站式、综合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广泛而全面的智慧物流公共基础服务和平台支撑,实现仓储、运输、配送、信息、金融结算等功能全网协同,物流行业信息透明共享与高效互动;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实时信息查询、跟踪监测、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等服务,开展物流业运行情况定期评估;利用平台积累的数据,构建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编制并定期发布临沂物流价格指数、景气指数以及其他物流运行发展报告,为政府部门和物流企业准确把握行业运行状态,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支持物流企业“上云”,充分整合物流产业链上的相关资源,为货主、车主、物流运输公司、仓储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和保险公司提供资源对接与服务,让物流更智能、更高效。加大对“网络货运平台”试点企业和“甩挂运输”试点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互联网+物流”平台企业发展,构建物流资金结算中心。
2.推进物流技术创新
引进、培育、扶持一批物流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企业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仓储物流装备研发,提高关键物流装备智能化水平,提升物流操作效率。组建物流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山东省商贸物流创新创业共同体和山东商贸物流研究院的作用,招引国内外优质研究机构在临沂设立分支机构,促进物流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
3.实施物流资源整合
(1)实行专线整合。支持有实力的物流园区或物流公司按照“共生、共融、共享、共兴”的理念整合专线资源,朝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组建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公司,通过装备、技术、模式的创新,做区域型“物流小霸王”,带动传统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2)建设共享平台。支持物流企业开展模式和业态创新,搭建“最前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平台,畅通物流“微循环”通道,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推进物流供应链创新
支持企业开展物流供应链创新试点,链接物流服务上下游资源,构建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集聚物流业上下游数据,开展数据挖掘研究,扩大增值服务范围,提高盈利水平和服务效率。设立物流供应链创新产业基金,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推动骨干商户平台化发展,打造“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的现代物流供应链和平台经济生态圈,提升物流服务的柔性化、智慧化水平。
5.推广物流标准化应用
支持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等龙头企业主动参与国家、省物流行业标准制定,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物流标准化试点任务,形成一批对我市及区域物流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物流标准化应用成果。加快物流园区改造提升,以单元化物流为切入点,推动供应链标准化建设。以托盘标准化为核心,带动物流系统上下游的单品包装、周转筐、货运车辆、货架、叉车等相关设施设备实现标准化,扩展标准托盘、周转箱(筐)从集装单元、作业单元到计量单元、数据单元的功能转化,实现供应链单元化水平提升。推动标准拖车、甩挂、仓储等物流设施标准化示范工程和物流作业流程标准化以及城市配送车辆标准化和标识化,提高作业效率。
专栏9 现代物流业提升重点任务
1.实施物流西移。到2025年,G2高速公路以东物流园区全部搬迁至国际陆港片区。
2.建设物流枢纽。到2025年,以顺和集团为承载企业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成,枢纽作用充分发挥,多式联运占比达到30%。
3.建设物流总部。到2025年,以商谷片区智慧产业园为依托引进、培育物流总部企业20家。
4.培育重点企业。到2025年,支持商城国有企业、顺和集团等大型物流企业完成资源整合,培育上市企业2家;培育普菲特供应链等供应链物流企业20家,顺和物联等物流平台企业10家,全球通、惠商、阿帕、爱小象等物流科技类企业10家,鲁杰包装等物流装备制造企业20家,荣庆物流等冷链物流企业10家,国际物流企业20家;
5.建设新型物流园区。到2025年,重点建设临沂传化智慧物流园、新明辉智慧仓储物流园、临沂林丰钢材产业物流园、罗滨逊智慧云仓、华苑智慧仓储物流港、T-MAX物流科技产业园、兰华智慧物流城、山东金兰国际智慧物流港、山东华丰智慧物流港、吉宇冷链物流园、天翔冷链物流园、国投华阳临沂公铁联运物流园等12家物流园区。
6.引培重点企业。年均引培国内外龙头物流企业3家。
7.组建科研机构。2025年,以山东现代物流创新创业共同体为依托,组建物流类科研机构10家。
第三篇 产业拓展篇
第六章 强化地产品加工
基本判断和思路:地产品加工业是丰富临沂商城货源、繁荣市场交易、带动国际贸易、保持“商、仓、流”新优势的重要产业,未来五年,需要进一步宣传、放大临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全、价格低、时效快”的优势,吸引加工制造业和其他经济要素在临沂集聚和发展,实施“以商带工、以工促商、工商联动、共同发展”战略,以各类开发区工业集聚区为载体,招引领军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地产品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对接工业互联网,探索“个性化定制+互联网+大数据”商业模式,借助产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创业服务等平台的运用,打造特色地产品加工综合体。通过产业升级、融合发展,构建地产品加工业的2.0版,提升“临沂制造”品牌形象,助推“商、仓、流”领跑全国,打造“新制造”示范基地。
第一节 打造地产品产业化升级版
1.建设地产品创意设计园区
(1)提升地产品原创度。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思路,联合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产品研发机构,定期举办高校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遴选优秀方案,补充产品设计短板。
(2)搭建创意设计平台。引进或培育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意设计联合体信息化平台,集聚知识产权转化机构、创新设计机构、生产制造企业等资源要素,实现联合创新、共同设计,上游对接创意设计,下游链接生产制造企业,快速实现知识产权转化。
(3)实行奖励扶持机制。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联合设立创意设计奖励基金,鼓励研发机构和设计人员多出成果,为生产制造业提供产出动力。
2.建设地产品加工共享工厂
按照“土地集约”、“生产集聚”的原则,实施总体规划,统筹已有的各级各类开发区、经济发展园区、特色产业镇和专业村(居),科学合理定位和总体规划,推进地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与升级,在商城核心区周边,布局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新型共享工厂,形成“前店后厂”格局,解决地产品加工场所不足、产业链条不紧、融合不深等问题。
3.培育地产品名优特色品牌
(1)实施培育工程。引进培训机构,对品牌创建进行系统辅导,指导品牌创建工作,走优质产品路线,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实行奖励机制。政府主导设立品牌创建奖励基金,对获得市长质量奖等奖项的生产企业给予奖励和扶持。
(3)开展品牌发布。成立临沂品牌评估与发布机构,建立分行业的临沂名优品牌对外发布平台。
4.壮大地产品龙头企业队伍
按类实施新型地产品加工主体培育工程,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大型加工制造企业集团,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龙头企业在地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指导地方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梯队,打造地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新雁阵”。
5.创建地产品加工产业联合体
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小型工厂跟进、广大家庭作坊参与的地产品加工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引导地产品加工产业联合体明确权利责任、建立治理结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持续稳定发展。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地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
6.实施地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创新
(1)支持优势产业探索供应链创新。推动木业等优势产业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打造供需对接、资源整合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提高产业协同效率。支持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打造“柔性化、智能化、协同化和国际化”的跨境供应链,构建临沂优势地产品加工业供应链新生态。
(2)鼓励重点企业试点智慧化转型。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对接个性化需求和柔性化生产的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平台,加快先进生产工艺、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在生产过程的应用,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合作紧密、分工明确、集成联动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供应链创新网络。
第二节 推进地产品加工业融合发展
1.培育多元融合主体
支持发展县、区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形成企业主体、小户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结合临沂各县区的特色产业基础,科学布局地产品加工园和特色地产品专业镇,加快地产品加工企业集约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2.发展多类融合业态
引导各类地产品加工主体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推进地产品加工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重点强化工贸融合联动,发展创意地产品加工业,拉长加粗产业链条。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地产品加工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地产品加工、智慧地产品加工等。
3.建立健全融合机制
引导新型地产品加工业经营主体与小作坊、小散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利益融合。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散户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
第三节 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基地
整合资源,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鼓励食品、木业、机械、医药等优势产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建设生产基地,推动优势产品出口。加强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地区)在科技领域的研发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木业企业参与境外林业资源合作开发,规划建设“一带一路”出口蔬菜加工基地和其他出口地产品加工基地。
专栏10 地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重点任务
1.建设创意设计园。到2025年,建设创意设计园3处,引进服务企业30家。
2.建设共享工厂。到2025年,新建商城控股-新明辉、绿爱小镇等现代化共享工厂10家。
3.建设特色产业加工基地。到2025年,建设完成铭泰智能装备产业园。
4.培育特色品牌。到2025年,培育特色地产品品牌100个。
5.培育产业联合体。到2025年,培育产业联合体约5家。
6.培育县区特色地产品加工园。到2025年,培育县区特色地产品加工园20个。
7.培育县区地产品特色镇。到2025年,培育县区地产品特色镇15个。
第七章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基本判断和思路:会展经济以会展业为支撑,通过集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从而创造商机,并带动若干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高效性、带动性、综合性、聚集性、科技性、互动性等多重效应,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在国际上被称为“触摸世界的窗口”和“诱人的城市面包”,必须依托市场资源优势,按照“以贸促展、以展兴贸、展贸互动”的理念,加大会展经济的发展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培育会展主体等措施,增强会展业对“商、仓、流”的“引流锁客”功能,放大“商、仓、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助推商城繁荣和迭代升级,塑造“商城临沂”城市品牌,打造“新会展”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
第一节 加强基础设施
充足的会展面积、便捷高效的服务设施是会展业兴旺发达的基本保障,统筹现有展馆、商城会展业发展需要以及“新基建”发展趋势,建设面积适当、交通高效、餐饮住宿便捷、信息发达的新型展馆基础设施,促进会展业跨越式发展。
1.扩大展馆面积
综合展馆的现状布局、交通条件和会展发展需要等情况,在高铁片区新建综合性会展中心以及配套的交通枢纽、宾馆酒店等设施,建成鲁南经济圈最大的会展中心。
2.建设网上平台
引导支持会展龙头企业组建会展运营公司,搭建临沂商城网上会展服务平台,集聚会展信息发布、展会申请、参展预约、网上展馆、网上签约、餐饮住宿预订、资金结算等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一站式数字化、智慧化会展平台,链接参展商、展会主办方以及展装公司等上下游资源,消解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寻找成本。重点建设大数据中心、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APP)、推进场馆信息化建设等,提高会展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第二节 提高服务水平
1.丰富服务内容
完善会展产业的相关管理制度,简化企业办展审批程序,规范会展企业的市场行为,引进专业会展服务公司、法律咨询公司、信息中介公司、典礼司仪服务公司、视频制作公司等,提供“一站式”、“保姆式”会展服务。
2.创新服务方式
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业态,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新模式。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建设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为商城会展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3. 规范会展秩序
支持成立会展业商协会、监督投诉等管理机构,加强对会展业的全流程监督,防止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净化会展市场发展环境。
第三节 培育会展主体
会展品牌和特色,代表了会展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服务水平,体现了会展的真正价值。按照特色品牌发展和多元化发展思路引进和培育会展主体,鼓励并支持垂直电商平台利用自身优势搭建线下长期型展馆。
1.引进培育会展企业
重点引导和实施会展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实体、投资商组建会展企业,鼓励国际著名展览机构在临沂设立分公司;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形式,培育壮大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会展企业。
2.引进培育会展品牌
继续做大做强“商博会”、“进博会”、“世界人造板大会”和“资本交易大会”等知名品牌,鼓励和支持全国秋季五金展、汽车用品展、定制家居展、太阳能展、小商品展、临沂木业产业博览会、山东省体育用品博览会、临沂食品产业博览会等专业展会继续对标发展,优化提升,扩大影响。探索“专业市场+行业协会+主体展会”发展新模式,增强专业展会孵化功能。
3.引进培育会展人才
加强高素质、复合型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人才使用储备机制和多元化的会展人才培养体系。
专栏11 会展经济提升工程重点任务
1.建设综合性展馆。到2025年,新建展馆面积20万平方米,建成鲁南经济圈最大的展览中心。
2.引培会展企业。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会展企业20家。
3.引培会展品牌。到2025年,引进培育会展品牌20个。
4.引培会展人才。到2025年,引进培育会展人才100人,各类培训1000人次。
第八章 促进商旅深度融合
用商业的力量,将商业和旅游有机整合,是促进经济内循环发展和商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和抓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功能布局、强化商旅联动,致力于把商城打造成商、旅有机融合的示范区,形成以旅促商、以商带旅,商旅融合的循环发展模式。
第一节 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旅游景点申报要求,补足硬件设施和服务设施的短板,建设“文商旅一体化”便捷通道,支持有条件的市场、园区、特色生产企业和门店积极申报国家级旅游景点,拉长、加粗产业链条。
第二节 优化功能布局
构建以商谷片区“城市会客厅”为主体,以书圣文化城片区和小商品城片区为“两翼”,以商城存量旅游购物景点和新增旅游购物景点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多点”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三节 强化商旅联动
支持培育各类特色 “购物节”、“文化节”、“特色街区”、“特色夜市”、“网红市场”、“网红店铺”,做大做强“书圣文化节”,借助各类媒体力量打造,加大在文化旅游景点、各类节庆活动以及网红市场中对商城的宣传力度,把“沂商通”、“沂采通”等商城线上平台二维码在各大景区、节庆活动和网红市场投放;建设文化旅游数字化平台,把旅游项目植入各类商业展会和各类市场、各类园区,构建“在旅游中体验购物,在购物中了解旅游”的商旅深度融合体制、机制。
专栏12商旅融合重点任务
1.培育旅游购物市场。到2025年,培育书圣文化城、华丰国际商贸城等A级以上景区市场5家。
2.打造旅游购物街区。到2025年,培育临沂小商品城、华丰国际商贸城、副食城等省级旅游购物街区5家。
3.培育金牌购物商店。到2025年,培育君发礼品、鑫鹏玉器、天汇经贸等金牌购物商店5家。
4.培育各类特色项目。到2025年,培育“购物节”、“文化节”、“特色街区”、“特色夜市”、“网红市场”、“网红店铺”等特色旅游购物项目10个。
第九章 推进商城创新创业
基本判断和思路:商城创新创业是商城产业振兴、保证“商、仓、流”优势再造和继续引领的重要动能,是丰富“商、仓、流”、“工、展、融、创”业态、扩大经营主体、提升商城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重要助推器和孵化器。未来五年,通过引培创新创业主体、壮大商城企业家队伍等措施,充实扩大市场经营主体,形成以创新带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繁荣的格局,打造“新双创”全国样板。
第一节 引培创新创业主体
实施引进和培育双驱动创新创业主体发展战略,通过政策、资金、场所、环境多维要素叠加,吸引商贸物流领域的创新创业主体落户商城,扎根商城,加快商贸物流技术、业态和模式的迭代升级,壮大创新创业队伍。
1.招引外地创新创业主体
按照补短板、促升级和产业对口原则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企业引进平台类、科技类商贸业、物流业和其他商城支撑产业的创新创业团队以及有技术专长、营销技能、资金实力、市场信息的外地客商、“能工巧匠”,在资金、场所、待遇等方面加大扶持,助力发展“商、仓、流”、“工、展、融、创”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形成商城发展的新动能和商贸物流创新创业的全国制高点。
2.培育商城创新创业团队
(1)用平台凝聚
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建设或改造一批资源要素集聚、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创新创业成长快的商城创新创业园区。同时,整合创新创业案例、课件、培训、信息、服务等资源,构建商城“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向推进商城创新创业,吸引有创新创业愿望的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到商城开展创新创业,。
(2)用典型带动
遴选模式业态先进,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市场前景良好的企业和市场,总结经验做法,推广典型案例,树立一批商城创新创业典型的“专才”、“创客”、“工匠”,指导商城创新创业人员提高发现机会、识别市场、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
(3)用培训指导
按照“理论+实践+案例”的模式组建“专家+企业家+带头人”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中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重点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中有经营理念、市场眼光的商城企业家以及商城创新创业带头人中经历丰富、成效显著的创业成功人士为商城创业人员提供创业项目、技术要点、政策运用、市场拓展、经验分享等指导服务。
(4)用基地孵化
鼓励和支持企业、园区、市场、高校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开展多类型、多模式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集“创新创意+生产制造+营销体验+物流配送+品牌培育”于一体全产业链的商城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
(5)用服务助力
支持创新创业导师依托建设的“线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通过集中授课、案例教学、现场指导等方式,创立“平台+导师+学员”服务模式。通过微信、QQ、抖音、快手等载体,为商城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服务,强化商城创业人员决策自主、风险自担意识。根据商城创业导师和商城创业人员实际,支持导师和学员开展“结对子”、“拜师傅”等活动,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精准指导服务,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支持各园区、各市场、商协会等设立商城创新创业线上线下服务窗口,为商城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灵活便捷的全方位在线服务。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优质培训机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等开展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举办创新创业沙龙等。
第二节 壮大商城企业家队伍
商城企业家是商城企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商城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加强商城企业家队伍培育建设和统筹规划,将商城产业发展与商城企业家培育同步谋划、同步推进。
1.培育商城企业家队伍
加大对商城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的扶持力度,分批次遴选和培育一批理念新、视野宽、能力强、眼光远并具有较强市场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能力的“领军企业家”。发掘培育一批在商城转型升级中有重大贡献、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重点企业家”。通过各类大赛遴选培育一批模式业态新、技术力量先进、辐射带动强的“新秀企业家”。
2.弘扬商城企业家精神
政府引导、商协会和市场主体参与,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企业家讲堂和企业家沙龙,交流经验,树立典型,弘扬沂蒙精神,倡导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带领千千万万的小业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提供新服务,创造新需求,引领商城在下一个五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专栏13 创新创业培育行动重点任务
1.引培创新创业主体。到 2025 年,支持商城创业大学、临沂大学科技园、商谷智慧产业园做大做强,培育 1000名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 10万人创业。
2.遴选创新创业导师。到 2025 年,培育 100名创新创业导师。
3.建设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到 2025 年,建设20个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
4.培育企业家队伍。到 2025 年,着力造就100名懂经营、善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第四篇 保障措施篇
第十章 加强统筹协调
成立商城发展专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兰山、河东等多个指挥部,临沂商城管委会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负责牵头揽总、指导协调、督促考核等工作,建立临沂商城管委会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县区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市场主体和业户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商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数据采集、市场调查、运行分析和信息发布,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科学评估发展成效。
第十一章 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准入限制,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简化办事流程,探索实施“只跑一次”、“一网通办”服务模式以及服务质量负面曝光制度、督办制度等,提高办事效率。政府部门服务严格落实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山东省、临沂市已出台的政策措施,为商城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行业诚信法规体系、信息征集和披露评价体系、失信惩戒体系及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营商环境。挖掘商城产业发展鲜活经验,总结推广一批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弘扬创业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激发崇尚创新、勇于创业的热情。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解读商城产业政策、扶持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第十二章 实施政策扶持
加快完善土地、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支撑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见效。实行土地支持政策,对市场搬迁改造、物流仓储等项目建设,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在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配套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于市场搬迁项目原址土地收益,创新补贴方式方法,市级适当补贴市场所在区政府,用于支持市场搬迁重点项目建设,化解市场主办方的担忧,提高搬迁积极性。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设立商城发展专项资金和商城转型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引导作用,吸引省土地基金及有关社会资本加入,共同推进临沂商城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标准仓库、信息平台、电商基地、会展经济、共享工厂、地产品加工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金融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完善商城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
第十三章 建立多元融资体系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适应商城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机制,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融资便利化。引导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多模式的投资服务向商城企业倾斜。支持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采用无形资产和动产质押融资方式,扩大商城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支持商城企业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融资,引入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依托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推进基础设施REITs工作,盘活商城优质存量资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商贸物流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资金支持。支持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利用线上大数据、线下集拼仓,大力开展面向商城商户的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业务。支持国有企业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创新性深入挖掘各类可整合资源,打造面向商城的金融服务平台或金融超市。创新引导商户规范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完善物流保险产品种类,推动物流保险全覆盖。
第十四章 强化科技支撑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商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先进性、专属性的技术和产品,创制一批适用性广、经济性好的商贸物流装备。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商城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指导市场主体成立专家顾问团,为商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十五章 加快人才培养
搭建人才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发挥临沂大学、临沂职业学院等本地高校和培训机构对商城产业发展的人才和成果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城校融合工程,积极与本地和外地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合作。比照“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政府和商城企业共同出资,开展针对商城的定向人才培养。支持学校、企业及社会组织合作办学,探索实训式商城人才培养与培训机制。支持商城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支持商城创业大学发展,加快培养商城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校企联合,创新教学方式,共建教学实训基地,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商城各类企业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快高端人才交流引进,为商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第十六章 加强运行监测
创建形成临沂商城管委会、统计部门、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多方联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构建与商城“商、仓、流”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商、仓、流”统计报表制度。加强“商、仓、流”统计数据分析,优化“商、仓、流”运行监测机制,建立“商、仓、流”动态监测评估体系,为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七章 发挥商协会作用
发挥商城商、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切实利用好商城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协同市直相关部门做好调查研究、认证评估、咨询服务、人才培训、交流合作等工作。鼓励社会组织积极承担事务性管理服务,包括组织规范化的物流职业培训,组织各级各类企业的星级评定申报,组织引导企业自律,规范“商、仓、流”、“工、展、创”市场,宣传推广企业,树立 商城企业品牌,推动商城健康发展。